原诗曰:
异俗吁可怪,斯人难并居。家家养乌鬼,顿顿食黄鱼。旧识能为态,新知已暗疏。
治生且耕凿,只有不关渠。西历青羌板,南留白帝城。於菟侵客恨,粔籹作人情。
瓦卜传神语,畬田费火声。是非何处定,高枕笑浮生。
此诗是在夔州(重庆奉节)作。“家家养乌鬼,顿顿食黄鱼”句,可见四川东部夔人就地取材之饮‘食习尚。“乌鬼”:有多种解释,或指“神名”、“猪”、“乌鸦”、“鸬鹚”、“非州黑人”,或如邵伯温《闻见录》所说的“设牲酒于田间,已而众操兵大噪,谓之养乌鬼”。考杜诗原意,此处乃言夔人家家户户养捕鱼之鸟,顿顿饭都有鱼为菜肴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以鸬鹚为乌鬼。鸬鹚,亦称水老鸦、鱼鹰。鸬鹚栖息河川、湖沼和海滨,善潜水捕食鱼类,已驯化的可使捕鱼。“顿顿”:楚、巴、蜀皆俗谓一餐饭曰“一顿饭”。“黄鱼”:言鱼色也。“柜籹”:音巨女,以蜜和米粉煎作的食品,又曰膏环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:膏环,一名柜妆,用秫稻米屑,水蜜溲之,强泽如汤饼面,手搦团,可长八寸许,屈令每头相就,膏油煮之。